电梯下滑坠落的原因
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便捷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电梯在现代高层建筑中随处可见。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均得到较大提高。但在我们乘坐电梯的过程当中,经常发生一些电梯下滑坠落的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
溜车是指电梯在失去电力驱动和控制的情况下,由于轿厢和对重之间的质量差,引起的轿厢或对重的上升或下降现象。
从理论上讲,产生电梯溜车的原因有两种。
第1种溜车现象:曳引轮绳槽严重磨损引起曳引机曳引力不足的溜车。绳轮槽严重磨损时绳槽能由V型变为U型,其后果是造成曳引力严重下降。
第2种溜车现象: 制动器制动力不足引起的溜车。
(1)制动弹簧压力不足
当弹簧被外力压缩或拉伸时,根据力学原理,其压缩量或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为:F=KX(其中:F为外力,X为压缩或伸长量,K为弹性系数)。对于新出厂的电梯,当制动系统的结构参数一旦确定,不管载荷如何变化,制动力并不会随之改变。对于正在使用的电梯,由于弹簧的磨损和弹性变化,使产生制动力矩的弹簧力发生变化。因此在使用了一定时间后,弹簧的压紧力是可能发生变化的,当弹簧的压紧力不足时,可能导致制动力过小。
(2)制动闸瓦磨损
由于电梯制动器的制动闸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闸瓦与制动轮长时间摩擦,制动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闸瓦的摩擦系数发生变化,使摩擦力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制动力过小。
(3)电梯超载
当电梯超载时,由于此时作用在电梯制动器上的作用力要大于正常情况下的制动力,超过电梯设计的制动力,可能导致制动力过小。
(4)存在附加开闸的力
由于控制柜工作环境中灰尘或湿度较大,易出现接触器触点发生粘连;另一个可能是由于制动系统中有卡阻,这种卡阻主要是由于电磁力调整过大或铁芯卡阻所至,其中铁芯卡阻是由于:铁芯中有杂质、未定期清洗、铁芯出现剩磁等因素造成。将出现电梯到站后制动器不抱闸。
而我们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认为是溜车的现象,其实很多都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电梯在运行中急停,然后电梯控制系统自诊断后进行一种自救运行的过程。
例如:电梯运行过程中因门锁回路断开、变频器保护等原因会造成电梯急停。当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自诊断后,满足运行条件时,电梯会以慢速或中速返回到最近楼层或上(下)端站,进行楼层的校正。
电梯的保护系统
1、防超越行程的保护
为防止电梯由于控制方面的故障,轿厢超越顶层或底层端站仍继续运行,必须设置保护装置以防止发生严重的后果和结构损坏。
防止电梯运行越程的保护装置一般是由设在井道内上下端站的强迫换速开关、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组成。防止越程的保护装置只能防止在运行中控制故障造成的越程,若是由于曳引绳打滑、制动器失效或制动力不足造成轿厢越程,该保护装置无能为力。
2、防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
电梯由于控制失灵、曳引力不足、制动器失灵或制动力不足以及超载、曳引钢丝绳断裂等原因都会造成轿厢超速和坠落,因此,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措施。
防超速和断绳的保护装置是安全钳-限速器系统。安全钳是一种使轿厢(或对重)停止向下运动的机械装置,凡是由钢丝绳或链条悬挂的电梯轿厢均应设置安全钳。
限速器是限制电梯运行速度的装置,一般安装在机房。当轿厢上行或下行超速时,通过电气触点使电梯停止运行,当下行超速电气触点动作仍不能使电梯停止,速度达到一定值后,限速器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夹住导轨将轿厢制停;当断绳造成轿厢(或对重)坠落时,也由限速器的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使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安全钳和限速器动作后,必须将轿厢(或对重)提起,并经专业人员调整后方可恢复使用。
3、缓冲装置
电梯由于控制失灵、曳引力不足或制动失灵等发生轿厢或对重蹲底时,缓冲器将吸收轿厢或对重的动能,提供最后的保护,以保证人员和电梯结构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