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CENTER
首负责任制 于法有据
光明日报2015/03/06
分享:

    电梯事故发生后,物业公司、电梯生产者以及维保公司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案例,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业主权益保护常被冗长的诉讼程序所耽误。原因在于,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关于安保责任的规定,没有将电梯事故责任写入法律,导致司法实践存在一定混乱。

  在侵权法上,电梯事故责任属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作为电梯管理人的物业公司与作为日常检修电梯的维保公司,都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38条规定的维护主体范围。物业公司承担管理者责任,维保公司承担技术维护责任。除非电梯事故是由第三方引起的,否则,业主既可以向物业公司主张侵权责任,也可以向维保公司主张侵权责任,两者承担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

  有观点认为,“首负责任”是无过错责任,需要法律的明文规定。这是对《草案》“首负责任”的误读。物业公司首负责任实质,是将电梯事故连带责任的具体化,完全符合《侵权责任法》第13条规定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立法原则。连带责任并非是最终责任,首负责任也不一定就是最终责任。物业公司在承担首负责任后,依法享有追偿权,有权向电梯维保公司或生产厂商进行追偿。

  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的电梯事故都是由日常维护懈怠造成的,这正是物业公司与维保公司之间责任不明晰状态造成的。相关立法在责任上的空白,造成物业公司对维保公司监管不到位,怠于全面履行《物业服务合同》中规定的电梯安保义务。《草案》明确首负责任主体,就是强化物业公司作为业主安保第一责任人的法律地位。

  从比较法上看,国外电梯责任更多的是强调保险理赔责任。不过,积极购买电梯责任保险者正是物业公司本身。因为,如果物业公司没有购买保险的话,那就要首先承担业主的损害责任。《草案》将保险与物业公司首负责任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保障了业主权益,也符合国际立法精神。虽然物业公司的盈利可能会因缴纳保险而减少一些,不过,这与广大业主人身财产权益相比还是非常值得的。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24号
电话:0551-62656961 64668639 64676935 64676391   邮编:230001
邮箱:dtxh@heta2011.com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