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电梯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每年一次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开展在用电梯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通过抽样检查方式进行,每年约200台,抽查的重点为公共场所电梯、老旧电梯、投诉集中的小区电梯、维保质量较差的电梯,故障发生率较高的电梯。
加强电梯采购源头控制机制。加强对政府采购和招标电梯的交易管理,从源头上加强电梯维保工作。建立电梯优先采购制度,根据电梯型号设计配套的土建工程,电梯制造商应先行参与涉及电梯配套工程的设计图审,并对土建实施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组建电梯维修资金绿色通道。优化物业维修资金绿色通道,涉及公共安全的电梯在提取物业维修资金过程中,建立简便可操作的提取机制,逐步建立住宅电梯更新、改造政府补助机制。
强化维保单位分类考评机制。进一步强化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管,建立实施电梯维保单位违法违规综合量化记分及分类监察制度。对分类结果进行通报和公布,强化对分类考评结果的综合应用,对失信单位进行限制,促进维保市场优胜劣汰。
加强电梯应急演练、知识宣传机制。组织开展电梯应急演练,普及安全使用电梯常识和应急知识。制作电梯安全专题短片,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电梯安全相关知识;以特种设备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为载体,开展安全讲座、知识竞答、宣板展览等多种形式的电梯安全教育活动;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特定时段进行电梯安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