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一位女性住户被困在问题电梯里30天,最后活活被困死,令人震惊。这暴露出来的电梯质量问题,以及相关部门面对电梯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监管缺失,同样使人难以平静。有专家指出,电梯属于公共安全的一个新领域,我国应该以此案为立法契机,完善电梯管理立法。
2016年3月1日上午,西安市高陵区陕汽路水榭花都小区物业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在该小区12号楼1单元电梯内发现有一具女性尸体。公安派出所迅速出警,经调查死者患有精神疾病。经过民警现场勘查和法医尸表检查,未发现明显外伤痕迹,排除了他杀可能性。
这部电梯出问题有月余未及时修理,致人死亡,监管部门、物业部门、电梯售后服务都有重大责任。有专家认为,从法律层面说,我国电梯公寓数量巨大,电梯应该属于公共安全一个新领域,但是这监管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尤其是对商场、学校等公共领域的安全规范,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立法,亟待立法完善。
资料 电梯事故为何频频发生?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电梯存量已达数百万台之巨,每天有超过2亿人次乘坐电梯,许多电梯都处于高频次运行状态。如此庞大数量的电梯处于运行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几率很低。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电梯万台事故率为0.15,万台死亡人数为0.11,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基本相当。但情况真的如此吗?
2015年7月26日,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商场发生了一起电梯安全事故,一名30岁的女子带着孩子乘坐商场手扶梯时,因电梯迎宾踏板突然出现裂缝,这名女子被卷入裂缝之中。危急时刻,女子及时将孩子托举起来,女子最终不幸身亡,孩子并没有受伤。
据媒体盘点,在这之前,电梯就曾经多次“吃人”:2015年6月13日,长沙一小区因电梯故障,一女子一脚踏空,从19楼坠落,当场遇难;3月23日,山东青岛市北区营口路7天连锁酒店内,两位乘客在6楼乘坐电梯时发生坠落身亡;3月9日,上海浦东新区环林东路某小区电梯将女子头部夹扁,致其当场罹难;2014年2月18日下午5点左右,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联丰广场,一名3岁小男孩在自动扶梯上玩耍时,衣服被电梯底部卡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今天,当我们一再面对电梯“吃人”的悲剧时,我们当然更不应该满足于把这一切简单地推给“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而是需要寻根问底。
首先,这么多电梯“吃人”,说明公众安全管理存在巨大的漏洞,以致于电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吃人”。到底是很多电梯没有定时检修,还是检修仅仅是走过场?到底是电梯“超龄服役”,还是电梯本身质量就不过关?一连串问题,一连串问号,但却没有答案。
评论 专家:多头监管漏洞是祸根
荆州“电梯吃人”事件后,权威鉴定部门关于电梯踏板设计不合理属于电梯厂家安全设计方面的缺陷,让公众对电梯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心产生质疑。因为,在当年3月份质监部门对荆州安良百货商场的电梯检测结论居然为“合格”。人们不禁要问:监管部门是不是只要交钱就能发合格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和渎职行为,检察机关能不能依法问责?
电梯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然而,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却属于多头监管和多头又不管的管理漏洞。如果将事故定性为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就难以摆脱责任,如果定性为电梯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合格结论就存在着人为的失职与渎职行为,许多“电梯吃人”事故,都存在着严重的人为责任事故因素。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电梯设备的使用需要有专职人员在现场进行管理和操作,而且电梯管理人员需要经过特种设备操作的岗前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允许持证上岗。而且,物业管理方面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预防应急演练,要让所有员工熟练掌握电梯安全使用的规范要求和应急处置措施。质量技术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电梯使用单位进行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必须依法督促整改,如果按照这些要求去认真贯彻落实,就会避免类似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因此有专家认为,在完善电梯管理立法中,应该明确监管主体,避免多头监管和多头又不管的法律漏洞。从法律层面说,电梯监管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无形中让某些人抱有这样那样的侥幸心理,再加上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对公共安全领域的玩忽职守者构成威慑。由于缺乏法律层面的明确规定,相关方面往往推诿扯皮,更是让受害者索赔无门。
观点 被困电梯身亡:仅仅是质量问题吗?
电梯致死事件屡有媒体曝光,有的小区电梯前一天刚检查完毕,第二天就出现了安全问题,有的小区,根本就不对电梯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在这起案件中,西安市高陵区水榭花都小区物业提请凯文机电进行了维修,履行了提请职责,但却疏于看护。机电维护公司则直接违反了维修规程,从而造成了人员困死电梯的悲剧。
随着高层住宅的普遍化,电梯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上上下下都要面对的问题。电梯问题的出现,一是电梯本身质量问题;二是电梯维修管护问题。质量问题是产品制造者的责任,而管护失当,则是物业和维修部门的责任。每天上上下下使用的电梯,质量是基础,关键在维修保养。一旦维修保养和管护的责任出现漏洞,出了质量问题的电梯,就有可能成为“食人老虎”。
这些年来,因为电梯问题致人伤亡的事故,纯粹是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结果并不是全部原因。而由于监管缺失和日常管理不到位、电梯维护不细心所引发的事故,往往成为电梯事故的多数。消除电梯“食人”病灶,既要从源头从严把电梯生产质量关,更要立法健全电梯监督、管理的制度,真正落实电梯管理的责任,否则,类似电梯致人伤亡的事故还会一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