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1月1日起,我市全面推行电梯责任险。全市各类在用电梯都将纳入保险责任范围,每部电梯每次事故赔偿最高可达 300万元,基础保费由政府买单。我市也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推行电梯责任保险制度的城市。
政府买单给电梯上保险
自去年11月1日起,我市全面推行电梯责任险。每年仅需 80元,就可以使日常使用的电梯获得百万元的安全保障。1月24日,记者在高新区水韵江南小区住宅楼看到,张贴在电梯内的保险标志十分醒目。标志上除了印有保单号和保险期外,还标明了承保单位和理赔服务热线。水韵江南小区物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有了电梯责任险,发生事故后谁担责、谁赔偿一目了然,既减轻物业负担,也让乘坐电梯的人多了一份安心。
近年来,我市电梯数量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激增。据统计,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电梯有近 9000台,其中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使用的自动扶梯414台,其余均为住宅或办公场所使用的垂直升降载客电梯。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工作人员韩海涛介绍,由于电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电梯维保质量不高、大修改造更新安全投入不足、老旧电梯安全风险逐步凸显等问题,电梯事故、故障等突发事件呈多发态势,由此引发相关责任矛盾等问题。因此,引入电梯市场化保险机制,发挥保险的灾害预防、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推进政府电梯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创新,妥善处理电梯事故责任赔偿,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据了解,去年8月26日,市政府召开第1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并于9月11日下发文件。前期通过公开招标,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宝鸡市分公司和阳光财产保险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组成共保体,宝鸡市特种设备检验所作为投保人,由市质监局在专项经费中列支100万元,统一为全市在用并经检验合格的电梯购买电梯责任保险基本险,同时作为电梯责任保险被保险人和保险受益人。“此次电梯责任险的基本保费由政府买单,主要是避免电梯使用单位不愿意花钱,政策实行后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韩海涛说。
截至2017年1月底,全市共投保电梯2300多台。韩海涛说,乘客可以根据自己所乘坐的电梯是否张贴保险标志判断该电梯是否被投保。一旦遇到电梯安全事故,就可拨打承保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热线报案。
突发意外最高可赔300万元
记者在《宝鸡市电梯责任保险项目实施方案》中看到,由政府购买的基本险对事故的赔偿有明确规定,其中每部电梯每次事故及累计赔偿限额最高达300万元。除此之外,基本险还对每次事故的法律费用、人身伤亡、医疗费用、财产损失做了赔偿说明。记者了解到,在基本险外还设有雇员伤害责任附加险,主要针对电梯使用单位的雇用人员。
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在被保范围内?对此,记者采访了电梯责任险的共保体——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宝鸡市分公司和阳光财产保险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被保范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电梯由于被保险人的疏忽过失、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电梯安全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二是在保险期内,被保险电梯在保险单载明的区域范围内,因发生电梯安全事故以外的其他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此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事先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仲裁费用或诉讼费用;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为防止或减少对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在保险期间内,电梯检验人员在电梯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和人员伤亡,以及 96333电梯救援派遣的救援人员发生意外伤害和人员伤亡等纳入基本险保障的,都将纳入赔偿范围。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宝鸡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意味着乘客乘坐被保电梯时,如突发电梯困人、坠落及因为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电梯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都将得到赔偿。
为确保电梯事故发生后能够尽快赔付且赔付公平,我市还成立了宝鸡市电梯责任保险事故赔偿处理中心,由宝鸡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承保公司以及保险、电梯检验检测、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处理中心设在宝鸡市特种设备检验所。主要职能是负责电梯责任保险项目涉及电梯的故障或事故报案、咨询,协助被保险人处理保险赔偿案件,与保险公司共同认定保险责任等。各承保公司分别成立电梯责任保险项目部和电梯责任保险项目应急事故防控中心,负责电梯责任保险的宣传、数据汇总、工作总结等日常事务,协助电梯投保单位、使用单位做好事故预防、应急救援演练等风险防控工作,尽可能降低电梯事故发生概率,减少因风险事故给社会公众带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市特检所也成立了相应机构,负责电梯安全知识和电梯责任保险的宣传、检验数据的汇总,及时做好电梯责任保险投保经费预算、与承保单位的对接工作等,按时支付保费。
强化日常维保仍是关键
电梯责任保险为电梯加上了一道“安全锁”,但使用单位定期对电梯维保、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依然很重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徐彬表示,保障电梯安全,仍然应该抓好电梯的日常维保工作。
电梯维保是指定期对运行的电梯部件进行检查、加油、清除积尘、调试安全装置的工作。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维保应由专业维保单位进行。目前,我市本地的电梯维保公司有12家,外地公司在我市设点的有30家。据宝鸡市德龙电梯有限公司负责人、市质量技术学会副会长赵旌程介绍,在用电梯应该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检修保养,包括所有安全开关、紧急按钮的整体检查等,并形成详细的运行记录和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只要按规定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加强平时的安全管理,电梯还是安全的。”赵旌程表示,国家对于电梯生产的标准都很严格,能够上市的电梯,一般来说在质量上不会存在问题。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大多数电梯发生故障的原因是维保工作没有做好。很多电梯在发生故障前,都有出现问题的迹象。很多时候,一些维保单位在维修电梯时“治标不治本”,发现重启系统后电梯又能正常运行便不再进行深度排查,导致留下安全隐患。“推行电梯责任保险,是落实电梯相关单位安全责任、促进电梯安全管理、减轻责任主体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对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徐彬说,但是电梯责任险不是万能的,它主要突出了事后补偿功能,是我市推进电梯安全多元化管理的又一个制度完善,要保障电梯安全无事故运行,日常的保养维护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