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底,呼和浩特市电梯数量已经达到1.7万部,之后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4万部。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安全事故也不断上升。(7月26日《北方新报》)
当我们进入电梯后,就将安全托付给了上下拉升的“黑箱”。在这个中间稍有闪失,则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电梯行业有句行话:“三分凭产品,七分靠维保。”导致电梯安全问题的因素中,固然有电梯本身质量隐忧,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维修保养和使用不当造成的隐患不可小觑。一方面,尽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电梯的维修保养作了详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人力、成本等因素影响,非但检修维护不能定期定时,即便上门服务也有不少是“走马观花”,而职能部门对此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另一方面,部分公众特别是儿童、老人缺乏正确使用电梯的常识,乱按按钮、关门时强行挤入比比皆是,并且对电梯是否合格、有无维保,一般人既不关心也不知晓,更别谈监督了。
电梯安全关乎公众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切不可等闲视之。当务之急必须把严格执行电梯质量标准和维保规定放在首位,认真负责地落实例行检查和维护保养责任制,使每个环节都有专管之人、每个专人都有专管之责。对职能部门来讲,既要把好电梯准入门槛,更要加强专项检查和定期保养,真正把电梯特种设备的监督规定和标准落到实处。对广大公众来讲,要提高安全操作意识,科学、文明地使用电梯,并掌握在紧急情况下电梯逃生常识,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