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枫(南都记者)
近日笔者采写刊发的一篇报道,介绍了深圳北站外4部电梯拟明年5月重新开通一事。想要补充的一点是,标题中的“深圳北站外”是一条重要信息。不同于一般设置在车站区域内的无障碍电梯,文中提及的4部电梯均位于深圳北站的“外围”,贴近公路,从车站出口走过去也要花上三分钟。
目前,由于电梯没在运行,加上距离车站中心区域较远,电梯周围行人也是寥寥无几,在视野开阔的公路的衬托下,电梯自己倒显得孤零零的了。我也相信,一定有人在没看到报道之前,都不知道车站远处还有这么几部电梯。
当然,这一位置的电梯,对于住在公路立交下方的小区居民无疑是便利的。而且,既然当初已经选址、设计在这里,那么无论电梯因为什么原因暂停,最终让它们回归运行,仍然是一个自然的、正确的选择。
目前,至少几部电梯的权责归属已经明确,由区相关部门直接管理,避免了车站与路政等部门的管理范围混乱和冲突。可以想见,当这4部电梯重新开通后,再辅以相关宣传,便有望降低深圳北站中心区域的人流密度,也能缓解现有电梯的使用压力,部分市民不必拎着大包、连呼带喘地走下3层楼高的阶梯,也不必花钱打车、绕远回家了。
民生无小事。北站外4部电梯的重启工程,或许也值得其他存在类似情况的交通枢纽单位学习借鉴。如果电梯“复活”后运转良好、物尽其用,那么其他有利改善民生的“微操作”也有望不断实现。
据相关资料,深圳北站在2011年投入使用,是深圳铁路“四主四辅”客运格局的核心车站之一,也是客流量大、建设规模大、接驳功能较齐全的特大型综合铁路枢纽,还被称为我国铁路新型房站的标志性工程。在不断完善日常运营、方便向深圳的各个方向输送旅客的同时,也注意到车站周边居民的使用需求的便利性评估,这一角度也值得深圳各家大型交通枢纽加以思考、精益求精,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