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装电梯 为尽孝
2012-8-20 9:23:16
来源 国际电梯网
杭州市仓基新村10幢2单元,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房龄近30年,一直没电梯。今年8月1日,全新的楼道电梯投入使用——不是装在井道里的传统厢式电梯,而是装在楼道旁的“接力式楼道电梯”。如果不是83岁的谢友加今年2月摔了一跤,电梯不会落户这栋楼。老人住303室,腿脚本就不便,摔伤后更是数月不能下楼,急坏了儿子谢建国。“老爸以前每天下楼两次,爱去运河边散步,找朋友聊天,坚持多年。”谢建国发现,父亲整天宅在家太闷,便动了不少脑筋——想过买电梯房,联系过敬老院,甚至还和103室邻居商量换房,最终都没成。“老人恋旧,毕竟住了20多年,感情深,不愿离开。”5月底,谢建国在网上查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试着联系厂家。几天后,企业负责人登门拜访。看完产品视频介绍,父子俩当即拍板,决定安装。60岁的谢建国退休前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对楼道电梯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一看就懂。“不用改变房屋结构,安全性能没问题,开价也不算贵。”他坦言,只要能尽到孝心,方便父亲上下楼,钱不是问题。从1楼装到3楼,共2段电梯,总价近6万元。这笔钱,谢建国打算自掏腰包,不想找邻居分摊。照理说,2楼及以上住户,应按比例支付安装费。“如果装到3楼,总价按6万元计算,2楼每户出8000元,3楼每户出1.2万元;如装到顶楼,总价按12万元算,2楼每户交4000元,每递增1楼,每户多交4000元。”谢建国明白,这些只是理论上的分摊规则。“家境不同,有的全家是年轻人,有的空关,有的是租户。如果非要每家出钱,才能安装,协商时间太长。我需求迫切,拖不起。”付费安装前,谢建国得到了501室老邻居陈勤娣的提醒:“别着急,楼道属于公共空间,就算你愿意一个人掏钱,也必须征得楼内其他居民同意。”62岁的陈勤娣是热心肠,任社区退休人员第二党支部书记,热心为居民服务,深得邻居信任。陈勤娣对谢建国的帮助,不只是一句提醒。她挨家挨户征求意见,“进展顺利,大家都赞成装电梯。”她分析,楼内多数住户是相识多年的老邻居、老同事,邻里关系一直不错;况且不涉及费用,不产生噪声,只占少量空间,所以没遇到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