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CENTER
上海地铁电梯连续运行需每周保养
新闻晚报2013/06/08
分享:
上海地铁电梯连续运行需每周保养
• 2013-6-8 9:28:00
• 来源:
   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领域(场所)电梯,每天满载运行时间累计超过2小时或每天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2小时,至少每周保养一次。今天上午,市政协重点督办“消除上海老旧电梯安全隐患”提案专题协商座谈会上,市质监局透露正在推进修订《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将建议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和住宅小区的乘客电梯,应配备视频监控设施。
  电梯强制报废年限尚无标准
  目前,上海电梯总量已达16万台。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全市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数量已达1.4万余台,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电梯数量约2500余台。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电梯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2%。
  农工党市委此前建议要设电梯强制报废年限。对此,市质监局坦言,不论从国家的规范标准还是从国际上的先例来看,都没有对电梯的使用寿命有相关的具体要求。但去年本市发布的地方标准《电梯主要部件判废技术要求》,是全国第一部涉及电梯判废的相关技术标准。该标准制定发布,为确定电梯部件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技术评判依据。
  由于电梯是高度机电一体化产品,由曳引机、控制柜、轿箱、对重、厅轿门系统、悬挂系统等主要零部件和安全钳、限速器、缓冲器等安全保护装置组成,涉及的机械零件、电气元器件成千上万;且电梯整机和主要零部件的寿命与其运行时间长短、使用环境、维保状况等因素紧密有关,个体差异很大,如果一刀切地强制规定电梯整机的报废年限,相关指标过于笼统、粗放,也不科学,社会各方很难认可,实际操作也比较困难。
  该局将在《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修订过程中提出,电梯生产单位必须在电梯出厂时明确电梯或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正常设计使用期限,对于超过正常设计使用期限的电梯则采用安全技术评价的办法,对每台超期限电梯进行逐一评价,以期较为客观地确定该电梯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市房管局回应,将在《电梯主要部件判废技术要求》制定出台的基础上,由质监、建设、房管、安监等部门牵头,委托独立的专业第三方,根据本市电梯使用年限及具体分布情况等,有计划地开展本市老旧电梯安全使用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等级评价及内部通报制度,切实摸清本市老旧电梯年限分布及安全隐患底数,为老旧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公共场合电梯需配监控
  市质监局透露,目前正积极会同市法制办,推进《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的修订工作。其中,将明确电梯运行费用管理制度等。
  首先,明确不同情况下,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对于住宅小区来说,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单位管理电梯的,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为使用单位;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电梯属于单一所有权人的,该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属多个所有权人的,应当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其中一个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其他所有权人承担连带安全管理责任。对于未明确使用单位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
  细化电梯使用单位管理职责,规定必须委托依法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维护保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员、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开展电梯运行日常巡视、组织电梯应急救援、按时申报电梯定期检验等。针对本市一部分设备老化、故障率高的问题电梯(尤其是住宅电梯)面临的因日常运行以及更新、改造、大修费用由于部分业主不同意而不能动用,或房屋维修基金不够而不能支出的困境,建议设立电梯日常运行费用专款专用制度。
  在使用运行环节监督方面,要求对学校、幼儿园以及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和住宅小区的乘客电梯配备视频监控设施。对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领域(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电梯制造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每天满载运行时间累计超过2小时或者每天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2小时的电梯,至少每周保养一次。对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其它项目,以及政府财政负担日常费用的办公楼宇、学校、医院等建筑物中的电梯,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购买电梯安全的相关保险。
  通过职业等级考将有补贴
  目前本市电梯维保企业25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电梯维保企业和从业人员由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市委主委张恩迪提出,作为电梯维修保养的重要一环,维保人员技能考核有待加强。
  会上透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并鼓励各类企业职工包括企业电梯维保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技能。目前,“电梯安装维修工”五、四、三、二、一级职业培训项目均已纳入本市鉴定公告,面向社会开考,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照公布的鉴定文件组织实施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
  经研究决定,该职业各等级培训项目也已纳入本市补贴培训目录,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参加培训、鉴定,均可按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本市已制定“谁维保,谁救援”的指导原则,督促全市电梯维保单位均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确保电梯困人后30分钟内完成救援,并将此作为对其获证后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导各区、县组建由17家大型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参加、由分布于全市的91个网点组成的二级应急救援网络,并与市“110”指挥中心联动,以确保实现30分钟内完成救援的要求。近年实际救援用时平均为19分钟。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24号
电话:0551-62656961 64668639 64676935 64676391   邮编:230001
邮箱:dtxh@heta2011.com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