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电梯小伤24小时内“治愈”
北京日报2014/05/09
2014年05月09日05:18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冕)刚过早高峰,大望桥东南角地下通道的电梯骤停,一名乘客“跌倒”。电梯管理员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电梯口,按下了红色按钮,随即“保修”。
这只是一场通道电梯事故的应急演练,是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在为及时完成事故救援和电梯抢修积累经验。这样的演练在本市还是首次。
演练持续了约半小时。“伤员”被送往朝阳医院救治,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应急抢险大队检查结果是:电梯被异物卡住导致骤停。
在现场,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安全应急科科长孙建国是最紧张的一个人,他不时凑上前,仔细观察抢险过程。“按照规范,本市的通道电梯每半小时就要巡查一次。一旦发生意外,维修人员须30分钟内赶到现场。” 在他看来,这些硬规定达标并不难,因为几乎每天都有“演练”。他解释:“通道里的电梯使用率高,使用人群复杂,总有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按急停钮。电梯一停,无论当时多少人乘梯,管理员就得先疏导他们走楼梯,然后仔细检查电梯是否有故障,全套工作完成少说也得10分钟,之后电梯才能恢复运行。”
一位电梯管理员说:“急停按钮旁都有提示,常有人出于好奇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按急停钮。我们也没有处罚权,只能干着急。真希望能有办法制止这些人。这样大家出行才能方便。”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中心给出的数据显示:目前该中心负责管养492座天桥和182个通道,共配备了总计35部电梯,其中扶梯31部、客梯4部。这些电梯的日常运行时间均为早6时30分至晚22时30分,节假日运行时间则为早6时至晚23时30分。遇到小伤,电梯将在24小时内修复。若是大故障,3天内也需要恢复使用。
“由于客流量大,这些电梯每15天就要进行一次保养。”孙建国提示乘客,一旦电梯发生意外不要惊慌,可按下扶梯尾部或顶部的红色按钮,扶梯便会停止运行,但也请市民在扶梯正常运行时不要随意按下暂停按钮,以免造成人身伤害。本报记者 孙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