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29 9:33:00
• 来源: 嘉立电梯
上海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加剧使得不少老年居民难出行的矛盾愈加突出,为此,旧楼加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项目资金、申办主体、规划审批、技术发展等问题仍旧层出不穷,制约该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在今年的政协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彭委员建议,以市场化和社群自治为导向来调整老公房加装电梯。
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87.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7.1%,60%以上的老人居住在多层老住宅里。上海老年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愿意安装电梯的老年人比例达到89.3%。
而至2014年1月底,上海市针对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作也陆续发文,就增设电梯的原则、条件、申请人、主要程序、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意见,对电梯的设计、规划管理工作、建设管理工作、居民意见二次征询的方法、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的财政补贴金额等进行了明确。
然而,尽管老年人加装电梯意愿强烈,相关配套政策也进一步明确,媒体也不断再推动,但由于面临需要占用楼道的公告面积,资金和居民协调等老大难问题,为旧楼加装电梯,还是难。
为此,彭委员建议,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彭委员建议在项目试点初期,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让少部分有条件的小区先行先试,等具备了推广条件后,逐步取消财政补贴,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第三方项目公司,对有条件的小区统一进行住宅加建顶层、加装电梯及旧房综合改造等措施,承担改造方案设计、厂家选取、规划审批等必要手续。
与此同时,彭委员期望,明确由业委会代表全体社区居民向相关部门提出加装电梯等相关申请,牵头第三方评估公司和项目建设公司选择等整个改建过程。彭委员表示,由居委会配合业委会运用公共参与制度,既能拓宽公众参与机制渠道,建立利益综合和冲突协调机制,又能降低加装电梯谈判协调成本,解决参与各方的矛盾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