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96333电梯应急救援中心启动运行第一年,统计数据显示,该中心共应急处置电梯困人故障2060起,解救被困人员1897人。
“虽然我市电梯总量已达3.4万台,还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今年电梯投诉率却比去年下降了30%。”这一对比数据,让市质监局局长倪建明深感欣慰。
96333应急救援中心启动后,一个电话救援人员平均13.5分钟就能赶到现场。在构建一个电话全网快速应急救援的同时,市质监局积极创新电梯监管措施,构建电梯安全长效机制,有效保障了全市电梯的安全运行。
拨打96333
电梯困人故障快速处置
因为在高楼上班,家住高层住宅,市民王女士每天要乘坐好几趟电梯,曾经一次被困电梯的经历,由于救援人员迟迟不到,让她受惊不小。“自从有了96333,现在踏实不少,一个电话,救援人员很快就能出现。”
多年来,由于电梯使用单位社会化,一些物业服务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无人值守或应急对讲装置缺损、不畅通,或电梯维保单位布点不充分,救援力量薄弱,导致电梯困人故障不能及时救援的情况常有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市质监局近年来深入推进电梯“确权签约”(电梯使用单位确认)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主体,明确小区物业公司即为电梯使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没有物业管理的住宅电梯,由乡镇街道等组织协调和指定责任主体,并由其承担电梯使用管理的首负责任。截至目前,全市电梯确权签约单位比例从年初的90%提升至99%,在用电梯达到100%。
与此同时,市质监局制定印发《南通市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制度》等制度,为每台电梯分配了一个唯一性的“六位识别码”,并在电梯的“96333乘梯警示牌”上标识,全面建成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平台。
今年1月1日开始,全市96333电梯应急救援处置中心正式运行。该中心具备电梯困人故障快速处置、咨询服务、风险监控和社会监督四大功能,全天候24小时接警。受困人员只要拨通96333,报出所在电梯的识别码,接线人员便能立即定位事故电梯的准确位置,10秒之内触发救援指挥系统,依次指挥调度签约维保单位、网格救援单位和电梯安全值班工程师赶赴现场救援。
截至11月30日,处置中心已全部覆盖大市范围内的在用电梯2.8万台,应急处置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3.5分钟,比国家技术规范规定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处置中心的快速救援效应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