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CENTER
北京首部租赁式电梯月底试运行 社区书记彭勇“刷脸”做大事
北京晚报2017/02/09
分享:

  2017年2月9日讯,自从1月16日,本报独家报道的全市首部租赁式电梯落户大柳树5号院后,作为社区居委会书记的彭勇,已经记不清接待了多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昨天下午的这拨儿参观者,身份有些不同。他们是由住建部总工程师带队,12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一支专业调研队伍。这也是租赁式电梯施工现场,迄今为止,到访级别最高的政府要员。



  彭勇(左一)和武发年夫妇在一起。90岁的武老爷子很高兴可以老楼能够加装电梯。

  暮色降临,送走当天最后一拨儿参观电梯的人,彭勇终于松了口气,喝下一大口已经凉了的菊花茶。

  众所周知,资金筹集难、施工技术难、居民支持难,这些原因的掣肘,让老楼加装电梯进度缓慢,困难重重。但大柳树5号院6单元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在最难的居民沟通工作中,街道、社区是怎么做的呢?

  居家养老不能下不了楼

 “能给楼里的老人解决出行难题,这是我2016年最大的收获。”51岁的彭勇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为了利索,她经常把头发盘起,干事从来都是风风火火,说干就干,透着一股子北京大姐的实在劲儿。

  2013年,北下关南里二区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是北京市唯一一家社区居家养老试点项目,从“病、弱、食、行、独、学、娱”等七个核心需求,整合资源,引进服务商,搭建平台。两年的试点期满后,这个项目在2016年1月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这也是居家养老的1.0版本。彭勇说:“有地方,才能开展服务。我们在南二社区提供服务的地方,是一个五六百平米的空闲地方,但是像大柳树5号院所属的柳北社区,不具备这种条件,怎么让这里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就需要把服务升级,所以,才有了进一步的2.0版本。”

  北下关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郭聪利说,根据调查他们发现,居家养老真正有需要的,是那些下不了楼的、卧床的老人。彭勇对此深有感触。她2012年到社区履职,书记主任一肩挑。每年年中和年底,她都要邀请居民座谈,征求大家意见,“有没有自己想办的事?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忙解决的?主要是沟通这些问题。”那些下楼困难的老人的提出,希望能给他们加装电梯。

  这就牵涉到适老化改造。去年9月,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与北京怡智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协议,随后引入相关公司在小区进行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几乎同时,北京市住建委等10委办局也推出了在城六区试点24部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补贴政策。

  “居民的想法和政府的计划擦出了火花。”北下关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郭聪利说, 9月初,街道马上给辖区内的31个居委会开会,做居家养老统筹,内容主要是向居民征求安装租赁式电梯的意见。社区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北京怡智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找来的资源,让专业的电梯服务商,解决老年人的出行难题。而增设电梯动辄几十万的高昂费用,怡智苑公司找来投资方先期投入,采用租赁的形式,分摊居民担心的资金压力。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24号
电话:0551-62656961 64668639 64676935 64676391   邮编:230001
邮箱:dtxh@heta2011.com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