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CENTER
22楼等电梯 却等来熊熊大火 轿厢成“火厢” 坠到一楼被扑灭
扬州晚报2016/08/12
分享:


可能保护轿厢的木工板被引燃 不少小区电梯内易燃物多

    失火的电梯显示器已经停止工作。惠宇 摄

    电梯中常见简易木工板。孟俭 摄

    现场停着消防车。惠宇 摄

    昨日上午8时左右,东区明发广场2栋2单元22层的居民正在等电梯,电梯门打开,却看到轿厢中燃着熊熊大火。居民报警求助,随后电梯坠至一楼停下,消防人员及时赶至,将火扑灭。幸好当时轿厢内没人,起火原因或是木工板保护层被引燃。

    意外

    电梯轿厢内竟燃起大火

    “明发广场电梯烧了!”昨日上午8时许,一读者来电称,东区明发广场2栋2单元电梯轿厢内燃起熊熊大火。

    最先发现火情的,是住在22楼的居民,当时几位居民正在等电梯,突然闻到一股焦煳味,从电梯门的缝隙中,飘出一股烟。

    还未等居民反应过来,电梯的门便打开了,眼前的景象把居民们都吓坏了,里面竟然燃着熊熊大火,一股热浪随之喷了出来。

    “全是火,看不清里面有没有人。”该栋居民陈先生说,听说电梯轿厢着火了,他们想弄清里面有没有人,但他们发现,电梯开始下坠。

    陈先生说,电梯一直滑坠到一楼停下,电梯显示器不运作了,显然是出了故障,呛人的浓烟不断从电梯门缝隙中飘出。

    “大家吓坏了,其他单元的电梯也不敢乘了。”陈先生说,有些20多层的居民干脆走了下去,不敢在楼上久留,怕被困在楼上。

    万幸

    火被扑灭,电梯里没人

    担心着火的电梯里面有人,居民及时报警,随后消防人员赶至,将电梯轿厢内的火势扑灭。居民陈先生说,电梯轿厢已被烧得焦黑。

    “火势扑灭后,我们发现里面没人,也放心了。”居民李女士说,要是当时里面有人甚至孩子乘电梯,后果不堪设想。

    李女士说,因为担心装修运输等刮坏电梯轿厢金属墙,厢内四周都被铺上了木工板防护,初步怀疑,起火的是木工板。

    “也可能是谁乘电梯时,将烟头扔在里面,引燃了易燃物。”李女士猜测,大家都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也有的居民猜测,可能是电梯内线路出现故障,短路引发火情,里面又有不少易燃木工板,才燃起大火。

    突如其来的电梯火情,令该栋楼居民议论纷纷,惊魂未定。目前,明发广场2栋这个电梯轿厢内易燃物起火的原因,仍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隐患

    不少小区电梯内易燃物多

    昨日上午,在居民的带领下,记者查看了明发广场未出事的其他电梯,发现电梯内都有为了防止刮蹭而临时覆盖的木工板。

    “不单单是我们这,很多小区内的电梯都这样。”居民冯女士说,不少小区的电梯尤其是在入住前期,都会采取这样的防护措施。

    在冯女士看来,不少小区的电梯轿厢内易燃物较多,除了一些防护木工板外,也有一些易燃的广告牌等。

    “如果烧起来,人在里面的话,很危险。”居民朱先生说,电梯轿厢多是金属结构,易燃物往往只有顶部部分才有。如果轿厢顶部“自燃”,轿厢内很难形成比较大的火势,这样危险性就小得多。

    “对电梯轿厢的装饰和防护物,应该强制阻燃。”朱先生觉得,现在不少电梯轿厢内的广告等往往难以阻燃,乱象较多,也没有强制要求。(请报料人下周四五来领信息费50元)                记者 孟俭

    【特别提醒】

    电梯轿厢着火

    别盲目逃生

    “电梯内着火,小火的话不要慌张。”昨日,记者就此咨询电梯维修保养人士顾先生,他表示,大家不用担心火会烧断钢丝,导致轿厢自由落体。

    顾先生表示,可燃物较多,容易导致轿厢成了蒸笼火厢,逃不出轿厢就非常危险,因为浓烟明火容易导致窒息、中毒甚至被烧死。

    “电梯轿厢一旦起火,要想着怎么逃出,但不要盲目逃。”顾先生说,保持不慌乱,最快时间内与消防等取得联系,明确告知被困在哪一层哪台电梯,争取最短时间获得救援。

    在等待救援中,顾先生表示,扒开门逃出去最安全,但风险比较大,因为电梯不一定就落在侯梯厅门处。

    “让强壮的人尝试扒门,随身的钥匙、卡片等都可用。”顾先生说,扒开后要借助亮光先查看外面情况,不要拥挤,以免坠落井道。

    采访中,顾先生提醒,当电梯厢内起火,门扒不开,里面被困人员第一时间求助后,赶紧扯下衣服,用尿淋湿,捂住口鼻,坐下、蹲下或趴下,等待救援。

3 上一篇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24号
电话:0551-62656961 64668639 64676935 64676391   邮编:230001
邮箱:dtxh@heta2011.com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