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CENTER
老弱病残电梯 亟须灵丹妙药
河南法制报2017/04/07
分享:

    □记者荆锐

    核心提示

    上世纪90年代,电梯开始在郑州出现,如今早期的电梯大多非常陈旧,甚至已经无法使用。近些年,电梯事故频发,电梯安全更让人多了几分担忧。电梯困人、按键失灵、冲顶、摇晃……频频发生的电梯故障,使得老弱病残电梯成为市民不得不说的事。

    现状

    电梯保有量激增,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电梯超期“服役”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电梯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每天必须接触的工具。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包括高层住宅在内的高楼大厦开始普遍安装电梯,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的电梯总量在490万台左右。

    在郑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10多年的田先生告诉记者,郑州2010年以后竣工的楼盘,大部分都配备了电梯。今年3月14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3·15”新闻发布会透露,2012年至2016年,4年间河南的电梯保有量从7万余台增加到20.9万台。

    电梯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其难以预料的非正常运行也往往让人不安。

    “我国对电梯具体的使用寿命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根据其使用频率和保养情况来看,一部电梯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15年至20年。”郑州市某电梯公司负责人章力群告诉记者。

    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特种设备局电梯处处长张宏伟介绍,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8.2万台,其中部分电梯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

    “去年,在我省开展的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中,河南质检部门先后排查发现隐患电梯3531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我省电梯高负荷、大运量、长周期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老旧电梯数量激增,电梯安全主体责任不能有效落实,维保不到位,导致电梯事故和故障时有发生。”

    超载运行,潜藏安全隐患

    家住郑州某小区的张昌辉说,他家楼上的电梯已经坏了一个多星期了,一直没人维修。幸运的是,他住在6楼,走楼梯回家还不算太累,但是住20层的邻居就不会那么好受了,“真不知道那些10楼以上的住户怎么办?”

    同住该小区的汪振中抱怨道:“就算电梯不出问题,每天7点多到8点多的时候也很难挤进电梯。”

    “上班的、送孩子的,每天这个时候电梯都被挤得满满的。”汪振中说,很多时候电梯还没走两三层就没法再上人了,“有的人不想等下一趟电梯,就拼命挤进来。”

    “很多小区的电梯每天都是在接近满员的情况下运行,可以说是超负荷使用。”章力群说,“部分小区的电梯更是成了业主的电动车和货物的运送平台,电动车上楼时冲撞电梯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为电梯发生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紧急时刻危及生命安全

    年近70岁的朱先生,家住郑州市北三环与索凌路交叉口附近的一个老旧小区,他家住在17楼。

    这几年,朱先生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次下楼前都要等着电梯上下跑几趟,确定没有故障后,再乘坐电梯。

    “三年前,这部电梯就开始频频出问题,要么是按键反应慢,要么是运行时突然停顿。”朱先生指着静止不动的电梯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这么小心,是因为自己和老伴一起乘坐电梯时被困在里面过。

    “当时电梯卡在了14楼,有十几分钟,我老伴心脏做过搭桥手术,紧张再加上电梯里闷,她差点儿出大事。”朱先生心有余悸地说。

    “我们跟物业反映过,他们承诺尽快找人维修。”朱先生的邻居李女士困惑地说,“但维修效果不明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给换部新的。”

    分析

    多重原因导致老旧电梯“带病工作”

    老旧电梯退休难

    “充足的维修资金是淘汰老旧电梯,解决电梯故障的有力保障。”河南省国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向君说。据多个小区的居民反映,老旧电梯集资换新一事从申请阶段开始就困难重重,底层业主不想用、空置房的业主用不到、卖过房子的前后业主相互扯皮……最后换新或大修的事就这样一直拖着。公共维修资金申请难也成为影响老旧电梯更新换代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公共维修资金的使用,除了需要电梯使用方申请外,还需要涉及楼栋三分之二业主的同意。“虽然紧急情况下可不用业主同意,但这种情况的认定苛刻,基本上需要电梯完全不能使用的情况下才能通过。”

    维保仅限清洁工作

    一些电梯维保人员口中所说的电梯维保仅限于对电梯表面的清洁。“我们每隔十几天会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采访中,当被问及电梯维保时的技术性问题时,多个维保人员表示“不清楚”“不了解”。

    “目前市内的许多电梯维保人员并不专业,他们所理解的维保仅是保持电梯外观的整洁,每次做完清洁项目再随意填写好维保单。发生电梯事故时,往往是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员赶去施救,反而加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关专家表示。

    一名电梯维保人员向记者透露,按照国家规定,一部电梯的维保频次应为每月两次。“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电梯的维保现状与这个规定相差甚远。”他说,“不少物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平时对电梯不管不问,直到出了大问题才找人维修。”

    使用不当加剧电梯老化

    “很多用户在装修时,都将沙子、砖头、大型家具等直接搬上电梯,或者用异物堵住电梯门,强行不让电梯运行。”章力群告诉记者,他们在检查中发现,80%的电梯事故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这些行为导致电梯安全运行系统紊乱,加剧电梯老化。

    据家住郑州市南三环与紫宸路交叉口附近的居民李冬反映,他目睹过这样的情况。有一次,他家楼上邻居搬家,东西比较多,邻居就用一个装满东西的纸箱放在电梯门处,挡着不让门关闭,电梯一直在报警。

    安全主体责任不清

    据在郑东新区某写字楼10楼办公的周丽回忆,前不久,她下班乘坐电梯时,电梯突然卡住。由于打不开门,她赶紧给同事打电话,再联系物业公司,等电梯门被打开的时候,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当天晚上她吓得都没睡好觉,直到现在每次乘坐电梯时还很害怕。

    “这部电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频繁出现故障,给安装电梯的公司负责人打电话,他们不是开会就是出差。那些来维修的人员也说不清电梯是哪里出了问题,简单修理后电梯就又开始运行了。”13楼的周强建议,“如果真的找不到问题就不要再将就着用了,电梯毕竟是关系到业主生命安全的设备。”

    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些没有安装资质的电梯公司,往往会通过向一些具有安装资质的公司借用合法手续应付检查。电梯一旦出问题,这些公司又通常采用躲避的方式逃避责任,只留下几名临时维保人员,而这些维保人员不具备专业维修技能。

    办法

    多方发力诊治电梯毛病

    专业维护延长电梯寿命

    “任何设备只要能够正常使用、定期专业维护,都能延长使用寿命。”章力群告诉记者,按照电梯的实际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检修,及时排查电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部件损耗、老化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更新改造,能有效预防电梯故障,延长电梯使用寿命。

    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维保单位要对维保电梯的安全状况负责。“维保单位应根据所保养电梯的使用特点,确定半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年度维保项目,确保实施和保证其安全性能。”李向君表示,维保单位还要定时做好维保记录,协助使用单位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明确主体责任

    “开发商在建设开发之初,就承担着选择符合国家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合格电梯的责任。”李向君介绍说,“电梯在保质期内,生产厂商有义务对电梯负有维护维修责任。超出保质期,物业公司承担电梯维护维修义务,费用将从业主缴纳的物业费和维修基金中支付,但如果是电梯本身质量问题,生产厂商将依旧承担维护维修乃至更换电梯的责任。”

    “有些小区没有物业公司,而电梯超出保质期,如何确保电梯日常维护维修?”面对部分业主的质疑,李向君回答道:“业主作为电梯的所有者,有义务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她进一步解释说,小区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或业主进行协商确认自身权利义务,通过与专业第三方签订日常维护维修,确保安全。同时,业主在日常使用中,如果发现电梯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可以向物业公司和质监部门投诉。

    法律保障不可少

    “小区物业费的十分之一应当作为电梯维保费,但很多物业公司将这笔资金挪用了。”省政协委员闫琪曾提议,对电梯维保费实行单项收费,像水电费一样透明。

    “电梯维保费不妨参考水费、电费、气费等,物业公司可以代收,但不参与账目的管理和使用,避免中间环节不透明。”闫琪还提议,政府监管部门对电梯维保企业进行考核评级,制定服务指导价格,并接受市场调节。物业公司对电梯维保费单独立账,即时结算,并每半年公布一次,接受业主监督。

    “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郑州市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电梯日常管理、改造、修理、维修保养等所需的费用,由电梯所有权人承担,电梯所有权人与电梯使用单位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李向君介绍说,对住宅小区电梯需要改造、修理、更新的,电梯使用单位和业主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落实,业主应当履行资金筹集义务。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电梯使用过程中被人为破坏,《办法》还对此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如禁止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电梯;禁止在超过额定载重量时乘坐电梯;禁止携带自行车(含电动车,已折叠自行车除外)乘坐电梯;禁止采用扒撬等非正常手段开启电梯层门、轿门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和他人乘坐安全的行为。

    此外,为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2016年下半年,我省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省级电梯应急中心。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年底前,全省18个省辖市都将建成电梯应急服务平台”。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24号
电话:0551-62656961 64668639 64676935 64676391   邮编:230001
邮箱:dtxh@heta2011.com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